放风筝
发布时间:2016/4/19 13:54:14 作者:方陈 浏览量:565次
风筝,古称“纸鸢”,旧有女子在正月放飞的习俗。寓意有二:一则庆祝春天的到来,因为只有春风习习最为适合风筝翔舞天空。二则用以放掉霉运、祈祷美好。当风筝飞到半空,取剪断线,凭借风力达九霄之外,即将旧年晦气远远放逐,同时也期待将美好祈愿远播八方。古时女子多困于闺阁,对于风筝所寄载的恐不仅是单纯的愿望,定会心存艳羡,渴望自由的灵魂与丝缕情愫伴随着风筝一道,向着未知远方悠悠荡去。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