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改造案例评选活动
发布时间:2017/5/26 11:11:46 作者:张文娟 浏览量:906次
一、活动目标
为丰富我园全体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广大教工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职工的理论水平,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升教师的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工会组织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环境改造案例评选活动。
二、评选内容
本次环境改造案例(课程故事)评选遵循“儿童权利、满足需要、经验均衡、逐步累积、适度留白、过程轨迹”等原则,主题包括:1.户外环境(种植园地、饲养区、沙水池、建构区、角色区等)的创设与改造;2.公共环境的创设与改造;3.班级环境(区域环境、主题墙环境等)的创设与改造等。
三、参与人员
翠屏山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四、评选时间
2017年4月14日——5月31日。
五、评选方式与要求
1. 评选要求:
(1)环境创设与改造应体现儿童的主体性。环境的创意、设计、布置应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成为环境中的主人,体现师幼之间对话,让环境成为幼儿寄托心愿、宣泄情感、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
(2)环境创设与改造应体现教育性。环境创设与改造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承载儿童五大领域的关键经验,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3)环境创设与改造应体现适宜性。环境创设与改造必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突出本园本班的特色,充满童心童趣,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
(4)环境创设与改造应体现动态性。环境创设与改造要随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课程内容、季节、节日的变化而变化,让环境始终对幼儿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使孩子经常能从环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2. 案例写作要求
以图+文的形式记录幼儿和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与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动人的、富有启发性的课程故事,并制作成ppt,长短以ppt汇报15分钟为宜,页数不超过30页。
2.评选方式:各班级教师于5月15日开始,向幼儿园上报环境改造案例(课程故事)。幼儿园根据参评要求进行评比,一等奖不超过上报总数的10%,二等奖不超过上报总数的20%,并向区教科室上报园级获一、二等奖(30%)的优秀案例(课程故事)。
六、人员分工
宣传海报:张 敏
资料收集:张文娟
评 委:毛应翠、熊进婷、薛燕、周叶、张文娟
奖项统计:熊进婷
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工会委员会
2017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