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叩响观察的大门
——儿童行为观察与记录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1/4/15 13:40:58 作者:季雅茹 浏览量:1130次
用“心”叩响观察的大门
——儿童行为观察与记录培训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的能力,有效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解决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021年4月9日中午,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特别邀请江宁区教科室的张春珍老师进行了《儿童行为观察与记录——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专题讲座。
张老师主要从“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哪些?我们如何来观察与记录?”这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了幼儿园孩子们的实际观察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
“我会做观察,但是我不会分析评论,总是一句话也说不出;要在同一时间一边观察儿童一边写下观察到的东西实在难以做到……”针对老师们的困惑与现状,张老师从什么是观察?观察的类型以及什么是行为?什么是儿童行为观察?通过概念的梳理帮助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如何更好地进行儿童行为观察与记录,引导老师们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从而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
张老师提到现阶段,我们观察最重要的任务是:理解儿童,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更新儿童观和教育观。接下来,老师们需要促进反思性教学,调整课程方案,优化课程实施,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会用观察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比如环境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等。
随后,张老师结合观察案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观察方法,比如叙述的方法、取样的方法、判断导向的方法等。所讲内容条例清晰,通俗易懂。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实用的学习,恰如一场及时雨,解决了老师们心中对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许多困惑。
张老师从幼儿日常行为、动作能力、游戏行为、与他人互动情况、需要特殊照顾幼儿的行为等方面来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精彩,指导老师在着手观察幼儿的行为时,根据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观察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与完善。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是新时代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有了专家的引领,教师们对观察与记录有了更系统、更深入、更精准的认识与理解,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坚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老师们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观察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