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剪了我的衣服—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2017/4/14 12:00:09 作者:钱欢 浏览量:1034次
是谁剪了我的衣服
案例描述: 今天一早,圆圆的妈妈来到班级和我说了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我正好在门口迎接孩子们入园,圆圆妈说:“老师我家宝宝的衣服袖子怎么给小朋友剪破了?不过今天没穿来”我当时也愣住了,立刻反应过来说:“不好意思,没听宝贝们说,是谁剪的?”她说:“圆圆说是萧萧”,我说:“对不起,今天我了解下具体情况给你答复好吗?”,圆圆妈因为要上班于是就离开了。
听到这个事情,我很疑惑,圆圆昨天穿的是厚毛衣,班级孩子用的剪刀怎么会把宝宝衣服剪那么大的口子呢?平时宝宝剪厚纸都有些困难,于是,我问班级戴老师,带老师说:“昨天帮圆圆整理衣服时袖子是开了个口子,我以为是这种款式,也没多想”于是我们俩仔细回忆昨天的情况,昨天游戏时间萧萧选的游戏是美工区,圆圆是益智区,一会儿功夫圆圆是走到美工区玩了,我们看里面人不多,也就没制止圆圆进去,但也没听圆圆说有人剪她衣服呀。于是我问圆圆:“宝宝昨天是谁剪你的衣服的?”圆圆说:“是萧萧剪的”孩子的说法和圆妈的一样,过了一会儿,萧萧来了,我们把他和妈妈叫到一旁我把事情告诉他妈妈,妈妈生气地说:“是不是你剪了圆圆的衣服?”但不管我们怎么问,他都拼命地说不是他。于是妈妈就用严厉一点的口气说:“萧萧,犯了错没关系,知道自己错了就好了。你要是做错事情还撒谎,妈妈会生气,妈妈也不喜欢撒谎的孩子!”他眼里噙着泪水很委屈地说:“真的不是我!”妈妈非常恼火地说:“再不说实话,我马上揍你”我立刻制止了妈妈的举动说:“妈妈你先回去吧,如果相信我请让我来处理这个事情”。
几分钟后我把圆圆叫到我身边搂着她说:“圆圆你昨天穿的是厚毛衣,萧萧在哪里剪得?怎么剪的?”圆说:“昨天萧萧在美工区玩剪纸游戏,我也想玩,萧萧不让我玩,说我是益智区的宝贝,于是就用剪刀这样”圆圆边说边用动作比划着,我问:“最后剪到了吗?”圆圆说:“没剪到,我看到一个线头自己拽的,我把袖子拽坏了又怕妈妈和老师骂我,所以说是萧萧剪的”事情就此真相大白了。
分析与反思:
萧萧平时就是特别好动又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时常捅娄子,属于比较“叛逆”, 平常犯了错有时候也会抵赖。父母对孩子管束太严。他父母对孩子管束比较严厉,特别是他的妈妈。 圆圆是个内向的孩子,长得很可爱但性格有些倔强,个性十足,因为一个平常乖巧,而另一个调皮,就不知不觉地偏袒乖巧的那个。在没有考证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贸然下了自己的结论。圆圆平时很得所有老师的喜欢,殊不知正是我们这种偏见和贸然,没有公正地对待孩子,错怪了一个无辜的孩子,给萧萧造成了伤害。 而圆圆可能平时被夸得多了,害怕被妈妈和老师责备,所以就把错误推给萧萧。庆幸的是在老师的努力下,终于弄清楚了真相,妈妈没有再一次严厉地去批评萧萧。但第一次的严厉的询问,足以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伤害了自尊心的孩子,以后对妈妈还会再那么毫无保留地信任和依恋吗?如果是老师这样,宝贝对这个班集体的信赖和热爱,还能如初吗?我想,不公正地对待孩子,会阻碍一个良好的班级的建立和管理。想了这些,我赶紧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萧萧,替妈妈表示了歉意。
对于圆圆来说孩子由于年龄小,心理年龄更小,承受能力弱,所以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因为没有经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就会本能的去躲避,以此来保护自己。此时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地盘问,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 建议:不要想问孩子你已知道答案的问题。要知道,大多数孩子(还有成年人)都很讨厌被人审问,尤其不愿别人以居高临下的方式来审问或质问自己。同时,和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承让错误的方法,以及承让错误会受到表扬。
我的体会,作为班级管理者我们应当: 一、应公正、正确、客观地评价、欣赏每一个孩子。 在幼儿园班级这个集体中,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老师,就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而老师一个严厉的眼神,一次小小的训斥,就会如闪电暴雷一样劈在孩子幼嫩的心灵,造成伤害。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对调皮捣蛋或者不那么聪明伶俐的孩子冷淡甚至忽视,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这样对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二、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幼儿年龄虽小,但与成人一样具备了人格,享有自己的权利。如果孩子在这个集体中连最起码的权利和人格都得不到尊重,那这个班集体对他有何意义? 三、应有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横向比较的方法。 横向比较对于孩子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个体之间本就有差异,性格都有不同,乖巧的、安静的、活泼的、调皮的……而我却在心里不由自主地拿乐乐和晶晶比较,因为晶晶比较乖而乐乐比较顽皮就认定乐乐是肇事者。如果一味横向比较,对建立一个和睦、稳定、温馨的班集体是很有害的。 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长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身为幼儿教师,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进步,捕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其实,乐乐一直在进步,虽然还是会在上课时吵,会打人,但是,他的进步也是点点滴滴,数不胜数的。我们作为老师,应当看到他的进步,而不是固守着他的缺点,甚至也因为他平常的捣蛋而没有及时站出来替他表明清白。作为老师,作为孩子的保护人,我们却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 五、以宽广的胸襟欣赏、接纳孩子。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萧萧确实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但他也有很多可爱之处,笑起来特别甜,参加活动也很积极,很能说会道。这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不能因为他平常经常干“坏事”就认定他次次都会干“坏事”。以宽广的心去接纳孩子,爱孩子,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建立温馨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