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园本研修>班主任研修班> 文章

尊重儿童需要 优化班本课程——翠屏山幼儿园班主任暨骨干教师研修培训

发布时间:2019/4/28 22:14:48 作者:张敏 浏览量:1482次

南京是一座温和、包容的城市,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定居、生活,因此它也成为了更多孩子的家乡,成就了更多的“新南京人”。我们和孩子谈及“什么是家乡?”“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家乡有哪些好吃的?”孩子们经验尚浅。

中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对周围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结合《指南》提出的“爱家乡”的目标,翠屏山幼儿园中班组六个班根据幼儿的经验、兴趣,从“南京”不同方面为切入点,生成了本次班本活动。旨在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参观、小组探究、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了解家乡,知道自己是南京人,对南京多一份认识,为自己是南京人而骄傲,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为了进一步探究班本课程的适宜性、科学性,分享班本实施的经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惑,翠幼的班主任们针对正在实施的《我的家乡》班本主题,开展了此次培训活动。

小组活动,展示收获!

  中六班结合前期班本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在最后一个线索“我的老家”中全体师幼以“家乡汇报会”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家乡“南京”和老家的美食、名胜古迹等多方面内容。在孩子们自己设计、绘画制作海报中,在孩子们滔滔不绝的介绍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还进一步梳理、整合、提升了孩子们对于家乡的经验,拓展了孩子们关于老家的视野。

IMG_83112_副本.jpg

课程介绍,分享过程!

教师通过PPT,分别介绍了各班“班本”主题实施的具体情况。中一班“我是家乡小主人”从“美食在南京”、“行走在南京”、“旅游在南京”等线索展开,通过各种实地参观、交流分享等方式获得与南京相关的知识经验,以区域游戏为落脚点,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游戏环境、准备游戏材料、讨论游戏内容等,巩固、迁移与南京相关的知识,幼儿真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家乡小主人。

中二班“南京之春”以孩子郊游时发现南京的春为切入点,与季节相结合,从“南京春之花”、“南京春之味”、“南京春之趣”、“我为南京加加油”展开。通过实地调查、对比观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南京春天的花、春天的野菜、春天游玩的有趣。

中三班“我是南京小导游”从南京的初印象为切入点,通过实地参观、分享讨论等方式,了解南京的特产、景点,并以“我是南京小导游”的形式贯穿主题始终,真正做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IMG_20190401_101607_副本.jpg

    

中四班“我是江宁好娃娃”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从孩子自身居住的地方——江宁为切入点,通过谈话分享、亲身体验、游戏创设等方式,了解了江宁的美食、风景建筑、交通,激发幼儿为江宁做贡献的积极情感。

   中五班的“南京的桥”源于“小小播报员”中孩子们发现南京各种各样的桥,兴趣浓厚,形成研究小组,分队实地研究。通过师幼共同资料调查、实验探究、想象创作等多种方式重点了解古桥、斜拉桥、立交桥,在活动中师幼形成了积极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中班组“家乡”课程都以孩子们的兴趣为生发点、经过教师的筛选、价值判断,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以小组探究、问题探究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在班本活动中玩得有趣,玩得深入,玩得有意义,在玩中获得成长。

交流研讨,共促成长。

在分享交流活动中班主任们结合“班本线索及实施路径的适宜性”和“教师在主题实施中支持策略的有效性”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教师们纷纷表示中班年级组教师在实施班本过程中能关注孩子们的兴趣、需要,通过实地参观、经验梳理、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提升孩子的相关经验。并能围绕核心目标:了解家乡、爱家乡,开展班本活动,但在班本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需重视幼儿各种经验的整合和提升。IMG_8342.JPG

尽管班本主题的实施过程是一条漫长而充满荆棘的道路,但只要我们用心,沿途的风光会让你留恋、沉醉,孩子的收获和快乐,会让你满足!发现原来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且必须的。

4.26.jpg

中班课程组 4.26.jpg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对话半日活动 助力儿童成长 ——翠屏山幼儿园班主任暨骨干教师研修培训

版权信息: 南京市翠屏山幼儿园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