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 文章

衔接有智 成长有径
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二十期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4/4/15 10:40:03 作者:admin 浏览量:671次

     

(第二十期)

南京市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毛应翠

衔接有智 成长有径

——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二十期研修活动报道

3-6岁是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帮助幼儿做好科学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2024年4月12日,江宁区毛应翠德育明师工作室的成员们相聚翠屏山幼儿园,以经验分享、话题研讨的形式开展了本次研修活动。

共学而思   共思而行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成人就要有一百种聆听儿童的方式。首先由陈玲老师带来讲座分享《研马赛克方法 探幼儿学习》,重点向大家介绍如何在中班的“探秘沙池”游戏活动中嵌入“马赛克方法”,支持儿童深入探究和学习的。在儿童沙池探秘实践中,教师一直把儿童作为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体之一,鼓励儿童参与设计和讨论,赋权儿童进行空间环境改造,真正创设了儿童喜爱的游戏场地,推动儿童的游戏化水平不断提升。而“马赛克方法”也帮助教师重塑儿童观、教育观、管理观,让儿童的想法得到回应,落实了儿童民主的权利。

IMG_9803 IMG_9805

接下来由刘佳老师带来的讲座《“衔”一种习惯,“接”一缕成长》,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他们对小学神秘的生活充满着向往和期待。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他们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吗?刘佳老师围绕《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案例的形式跟大家分享了教师是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帮助幼儿不断了解小学的生活,获得新认知和体验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也能看到幼儿勇于提问、主动学习的积极形象,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期待上小学的积极愿望。

IMG_9828

最后由唐尚琦老师带来的讲座分享《倾听艺术润心灵,互动共筑“幼”成长》,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发展有引导、鼓励、支持、帮助、促进的作用,有效的师幼互动能使幼儿心情愉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创设宽松、安全、愉快的环境,还要能发现和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唐老师将理论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相结合,让大家对什么是“倾听”和“对话”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什么是有效的师幼互动有了更多思考。师幼互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温暖而又积极的师幼互动,能够成就高质量的教育过程,教师始终秉持初心,将儿童的所念所想放在首位,让儿童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也终将收获儿童的最纯真的情感。

IMG_9831

同话沟通   共促成长

跟儿童在一起,教师除了观察和倾听以外,仍然要进行有效的对话。只有观察、倾听和对话这三种方式合力,才能长长久久地促进儿童持续性的发展。为此,工作室的成员们围绕“如何让观察、倾听、对话更有质量”这一话题展开了研讨。大家首先对“观察”、“倾听”、“对话”这三个词语进行了解读,并一致认同这三者是需要合用的,而且是循环往复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带班案例,分享了自己的做法与思考。观察、倾听、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促进幼儿发展的行动手段,并且,观察、倾听、对话,本身不是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观察而观察,为了倾听或记录而记录,为了对话而对话,其最终目的是使师幼关系变得更加自然和谐。通过观察、倾听、对话所建立起来的理解性,使每一位幼儿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可能。

最后,毛园长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鼓励老师们能积极主动地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学以致用,在一日生活中实践运用,深化幼小衔接内涵。

每一次相遇都是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学习都是经验和智慧交融的撞击努力前行,向上生长做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期撰稿:王静校对:王海霞,审核:毛应翠

附件 1:骨干学员心得选       附件 2:学员签到情况表

附件 1:骨干学员心得选

2024年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学员心得

学会观察,用心倾听,助力师幼互动

(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幼儿园      张蕴娴)

如果说倾听儿童,是当下具有时代性的儿童观之一,那么马赛克方法就是这种儿童观从理念走向现实的彩虹桥。在幼儿园,老师和孩子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师幼互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和孩子的一次对话都是师幼互动。今天工作室三位老师精彩的讲座分析,案例的实际运用让我对《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和《有力的师幼互动》两本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陈玲老师在《研马赛克方法,探幼儿学习》中用两个案例对马赛克方法进行了剖析。在“吃饭那些事”案例中,教师运用马赛克的方法通过多次探讨、收集、整理研磨出一个完整地教学过程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能力。在案例“沙池探秘”的全程实践中,老师能主动转变角色,积极聆听儿童、教师、价值多方声音,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多方资源共同设计与落实沙池改造方案,让儿童的想法得到回应,落实了儿童民主的权利。

刘佳老师的《“衔”一种习惯,“接”一缕成长》的讲座分享中,用大班开展“我要上小学”的实际案例,通过观察、倾听,与幼儿对话,在有准备的适合的时间里,为孩子提供最适宜的支持,让幼小衔接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的衔接,而是包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学习能力等素质能力全方面的衔接。

唐尚琦老师的《倾听艺术润心灵,互动共“筑”幼成长》的讲座分享中,通过营造和谐氛围、倾听幼儿声音,去理解幼儿成长需要,与幼儿同频共振迎接入学挑战,反思教师实践过程,将高质量的观察、倾听、对话持续提升师幼互动水平。

最后在“如何让观察、倾听、对话更有质量?”的话题研讨中,工作室成员也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去分享自己有力的师幼互动,通过本次学习让我能能以更开放的心态探索问题,学会用不同方式记录收集的材料以供回顾,坚定了我要学会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灵活地引导儿童,为增强儿童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倾听三部曲  衔接巧融合

(南京市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        佳)

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全面做好幼儿入学适应准备,我们参加了本学期第二期的江宁区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深度阅读《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和《有力的师幼互动》两本书后,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我们积极思考与实践,在实际工作实践中的各项准备中,如何有效做到倾听与观察呢,今天三位老师根据教育实践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陈玲老师分享的两个生动的案例“好好吃饭”和“沙池探秘”中,我们看到了老师的持续多次观察后的支持,老师是如何将儿童会议、儿童拍照、魔毯、游览幼儿园等马赛克观察方法运用在实践案例中的分享的非常详细和有共鸣。唐尚琦老师通过师幼互动的三部曲和我们分享了到场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如何倾听幼儿心声以及师幼互动后的反思实践,在班级特需儿童的案例中通过教师的耐心倾听——及时回应——家园同步看到幼儿一步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建立集体感。在分享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不断思考、学习、探究、表达逐步实现了交往合作、任务意识、学习兴趣等发展目标。

在沙龙研讨环节中,我们针对“如何观察、倾听、对话更有质量”的话题畅所欲言,在每位工作室小伙伴们的交流中,我们更加确信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观察需要建立在儿童立场、持续多次反复观察,同时工作室主持人毛园长还启发引导我们在观察中要把握住教育的着力点,要能真正在忙碌与琐碎中静下心来到场观察幼儿,善用在地化资源,稳住幼小衔接中的中坚力量。在研讨碰撞中,我更加感悟到了幼小衔接的探索过程不仅仅是幼儿在成长,更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从转变儿童立场的观察与倾听中,我们通过连续观察与分析的实践,动态调整我们的支持行为,促进了幼小衔接的四方面准备。

入学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需要不断观察、不断倾听、不断分析调整的实践过程,通过专业书籍与衔接实践工作中的分享与研讨,我更加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工作目标与观察倾听的专业技巧,接下来我将继续将今天所学所感不断深化日常实践,立足幼儿发展中的生长点,探寻幼小衔接更多的可能性。

附件 2:学员签到情况表

2024 年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学员签到表

IMG_256

上一篇科学衔接 以美化人

下一篇以德启智 衔接有法

版权信息: 南京市翠屏山幼儿园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