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园本研修>班主任研修班> 文章

聚焦课程审议 深化园本教研
——翠屏山幼儿园&禄口三幼第二次“手拉手”教研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9/11/13 12:19:34 作者:王海霞 浏览量:1872次

聚焦课程审议    深化园本教研             

  翠屏山幼儿园&禄口三幼第二次“手拉手”教研活动报道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对现行课程的审议和改造是每个幼儿园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让我们的课程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幼儿,使我们的课程真正做到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每个孩子获得成长与发展,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2019年11月12日,翠屏山幼儿园和禄口三幼的老师们就大班年级组课程审议进行了相关的研讨,还特邀南京市教研室俞洋老师、江宁区教研室丁琦老师出席本次审议活动,对我们的活动进行现场指导。

本次活动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种子的秘密》课程后审议以及《小问号》班本主题前审议。在《种子的秘密》课程后审议中,大四班、大五班和大六班三位老师针对主题的实施进行了PPT形式的分享。无论是大四班笑笑老师的项目研究小组“南瓜测量记”、或是大五班萍萍老师开展的阶段性课程生长故事、还是大六班张敏老师围绕种植园地所开展的一系列种植活动,都让台下的老师们的受益匪浅。除了对主题活动实施的分享与展示,三位老师还针对自己的主题实施过程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利用教育同仁的智慧寻找课程实施的新思路。

   

   

除了台上台下各位老师们的发言,两位专家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丁老师强调,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应该回归幼儿,将问题抛给幼儿,促进幼儿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真实问题。俞老师指出,当幼儿遇到问题时,应当回归认知,回归人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大四班笑笑老师提出,在《种子的秘密》这个主题中,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水果进行游戏,但这些水果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腐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何避免这些资源的浪费呢?当老师们正各抒己见时,余老师的话提醒了大家。水果作为一项教育资源,不仅仅可以被吃掉,还可以成为观察实验的对象,可以成为同伴情感分享的对象,各种各样的方式都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而绝不仅仅只是品尝。

在《种子的秘密》课程后审议中,大班年级组各位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现场的老师们还原了翠屏山幼儿园一次常态化的年级组课程审议过程。老师们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赋予了本次活动勃勃生机。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俞洋老师还针对幼儿的深度学习为老师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提出幼儿是否进入深度学习的三个标准,即新旧经验的理解与判断、新旧经验的连续建构以及新旧经验的迁移与运用。

  

接下来,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小问号》班本主题前审议。年级组长王老师介绍道,针对《小问号》中幼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回归幼儿的生活、聚焦幼儿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老师们根据特定儿童的学习特点拟定了不同的班本主题。以大一班贾老师的《树》主题为例,寻找幼儿对“幼儿园里的树”兴趣与疑问,制定了一系列的探究计划。在审议中,贾老师罗列了自己的拟定的主题目标以及主题线索,向大家介绍班级主题的缘起。针对大一班的班本主题预设,俞老师提出,幼儿园制定班本主题目标应具有基本要求,给予教师足够的课程支持系统。与此同时,园方应注重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方面的不同特定,给予班级教师在实施班本主题中更多的支持与包容。俞老师还说道,幼儿园的课程应来自教师与幼儿共同经历的生活中,切不可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丁老师指出,针对不同教师的班本课程实施,幼儿园应提供基本方向作为课程指导,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利用幼儿园内的一切资源。一日活动皆课程,让教育回归生活,让课程回归幼儿。

  

    本次课程审议在俞老师与丁老师的支持下落下了帷幕,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拿着自己的班本主题预设线索向两位专家诉说着自己的疑问。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课程审议中,老师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课程并不只是集体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抓住生活中一切资源、一切机会开展课程活动,在真生活中引发幼儿真探究。

 

 

 

 

上一篇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互动优化

下一篇展班本特色 促互助成长

版权信息: 南京市翠屏山幼儿园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网站建设: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