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 文章
美润童心 共研同行
——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第四期研修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2/12/8 22:08:44 作者:admin 浏览量:1138次
工 作 简 报
(第4期)
南京市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毛应翠
美润童心 共研同行
——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第四期研修活动报道
一人独行走得快,与人同行走得远。为深入贯彻《指南》精神,支持乡村幼教发展共同体试点发展,扩大区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教研质量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提升,2022年12月5由江宁区教学研究室主办,江宁区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江宁区盛江幼儿园承办的“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送研送教活动在盛江幼儿园开展,江宁区教育局幼教科薛燕副科长、江宁区教研室幼教教研员王辉老师、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毛应翠园长及江宁街道的10家幼儿园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形式全程参与活动。
活动以美术教学活动展示、挖掘园本资源有效开展美术活动沉浸式研讨以及专题讲座为主,引导教师运用多种形式把握艺术领域幼儿关键经验,探索资源如何转化为活动以及幼儿经验的实践策略,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共鸣:有温度的教学
陈雅婷老师执教的大班水粉活动《柿子红了》,带领孩子们从柿子树的整体欣赏到一枝柿子的局部观察,让孩子融入自然生活情境,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美的表达。贾清老师执教的大班水墨活动《舞动的爬山虎》,通过感知欣赏一墙爬山虎、自主探索用粗细不同的毛笔表现生机勃勃的爬山虎,提升了幼儿的审美体验。两位执教老师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智慧的提问与回应,多元有效的支持,不仅充分发挥了资源的作用,更是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到生活中的美无不不在。
共研:有深度的研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观摩了美术教学活动以及两位执教老师的活动开展分享之后,线上和线下的老师们围绕“挖掘园本资源有效开展美术活动”进行沉浸式研讨。大家共同梳理分析了盛江幼儿园的资源后聚焦到月季花进行深度研讨,分别从教师视角、儿童视角出发互动交流月季花的形、色等特点,针对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特点通过互动对话、路径探寻,分析资源和幼儿经验等,从一日活动和生成课程的角度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提升了老师们对于资源的运用意识和课程改造能力。
共享:有高度的引领
接着,南京市德育带头人、江宁区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毛应翠园长对园本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做了高屋建瓴式的指导,如何挖掘利用资源深化课程建设,第一要把握资源本身的教育价值,拓宽视野,多领域渗透生发活动。第二要从儿童发展出发,分析幼儿已有经验,促进儿童新经验的获得。第三要追随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借助课程审议,不断调整、优化、深入课程的开展。
随后,大家共同聆听了由翠屏山幼儿园张文娟老师带来的讲座《关键经验指引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张老师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基于美术活动的关键经验,有效开展活动,从目标制定、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共勉:有宽度的深思践行
最后,江宁区幼教教员王辉园长对活动做了精彩点评,肯定了两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感官、多通道带领幼儿欣赏自然中的美以及教师的提问与回应中的语言美,同时指出课程建设要回归到教师对于资源的全面了解与认识,要回归到儿童本身,更要关注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薛燕科长也对本次活动做深度总结,不仅对本次活动的成效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能够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更多关注和研究教学活动,从教学策略、艺术形式等方面提高活动质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次送教送研活动给大家搭建了共研共修的平台,也发挥了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了教师对于美术活动的深度研究,更是促发了大家对于园本资源的思考。
本期撰稿:贾清,校对:王海霞,审核:毛应翠
附件 1:骨干学员心得选 附件 2:学员签到情况表
附件 1:骨干学员心得选
2022 年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学员心得
巧用园本资源,同促师幼共长
(南京市翠屏山幼儿园 许海笑)
本次活动感受到了挖掘园所资源的智慧性,充分利用了我园的园本资源进行课程班本化实施,如陈雅婷老师的美术活动《柿子红了》,老师们将这节美术活动融入在我们的课程之中,通过多途径帮助孩子感受柿子树的苍劲有力和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从而引导孩子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在活动的前期,陈老师和贾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经验唤醒中,持续对柿子树的外形特征进行观察记录、了解柿子树的组成部分、给柿子树测量、以及拍摄与分享等。在通道建构中,开展了体验类活动,如柿子树的写生、水粉、线描、黏土等多元化形式表现柿子树,还有欣赏类的活动,如欣赏国画柿子(名画欣赏)、了解霜降节气中的“柿子红”、绘本等等。从中可以看出老师不仅仅只是带孩子画柿子树,而是做了价值判断、孩子的前期经验调查、经验二次整理等等,并且通过多途径引导孩子充分了解,拓展儿童新经验的生长。
针对两位老师的执教,毛园长也对资源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获益良多:首先把握资源本身的教育价值,要经过价值判断与筛选,比如柿子的形、色都可以从《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里找出向对应的发展经验,除此以外还需要去拓展延伸;其次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儿童的发展与新经验的提升,把握幼儿的关键经验;第三就是在站稳儿童立场后要多思考,从教师的角度如何去引领儿童的发展,从儿童的角度如何适切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一定要用好,并且反复的去用,因为它就在儿童的身边,为儿童积累经验,为儿童的生长提供了宝贵资源。
最后张园长也对开展好美术活动做了以下的支持策略分享:第一就是让美术活动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拥有无数的审美元素;其次就是让美术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分展现美术领域目标;最后就是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幼儿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支持。这些也让我对美术活动有了更多地思考,为美术活动的开展拓展了新思路。
资源有效利用,名师共研成长
(南京市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 高桃)
本次活动观摩了2节以园本资源为切入点的美术教研活动,分别是《柿子红了》和《舞动的爬山虎》,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资源和幼儿间可建立的关系,在呈现教学活动的背后,是幼儿前期发现、观察、比较,是教师大量的价值判断、内容研磨利用多途径开展与相应资源相关的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理解资源,建立喜爱的情感,萌生想要创作表达的心愿,基于这一系列的前期经验,才有2节生动的教学活动的呈现。
在毛园长和张园长的讲座中,更是汲取到资源、美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
其中,毛园长提到,要充分把握资源本身的价值,资源与幼儿经验本身有哪些链接,强调从儿童出发,在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其建立新经验;除此之外,更提出,要细致分析园本资源和各领域关键经验之间的链接,一次充分、有效的运用资源,促进幼儿发展;至于怎样利用资源,毛园长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她说利用资源不能光从教师的视角,更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多问问孩子是什么,为什么,和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重点把握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开展各项活动;还要将资源反复的运用,不断研磨相同资源在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中的有效利用。
在张园长的讲座中,我了解了想要开展好一节有效的美术活动,首先就要明晰美术活动的关键经验,这是需要长期学习,不断实践才能达到的;开展美术活动的途径想要行之有效,就必须着眼目标制定、内容精选和实际、还要着眼实施过程的灵活性等。
通过本次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使我对教育资源的运用及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我在今后的班本活动开展、领域教学中都有了更多的想法。通过2节集体教学活动,我也习得了更多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策略及师幼互动方式方法。
附件 2:学员签到情况表
2022 年江宁区学前教育“毛应翠德育名师工作室”学员签到表